首页 > 研究生教育 > 研究生园地 > 正文
研究生教育
院所风貌
+
研究生园地

传递生命,以爱相“髓”——中国林业科学院00后研究生捐献造血干细胞

发布时间:2023-10-07 14:59阅读次数:
分享到:

“我是一名青年学生,又是一名共产党员,如果用我的血可以拯救一条生命,这是非常值得并有意义的事!”9月12日13点50分,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,在南京分部就读的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子熙完成了33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,他也是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首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
陈子熙今年21岁,株洲攸县人。2022年寒假,他和父亲一起在献血站献血时,了解到多留10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,如果配型成功,就能救人一命,父子俩便毫不犹豫地登记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

非亲缘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概率仅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,因此有很多患者由于等待不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而失去宝贵的生命。今年5月,陈子熙收到红十会通知配型成功时,又惊讶又欣喜。在经过高分配、体检、专家评审后,得到确定他的造血干细胞能够进行移植。

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刻终于临近,但陈子熙的研究生生涯也即将开始。中国林科院研究生部南京分部于9月3日开学,入学教育和课程学习接踵而至。学校在了解相关情况后,立即同意了他提交的离校申请。8日上午,他在父亲的支持和陪同下正式入院,并计划于12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。陈子熙坦言:“能做出这样的决定,离不开父亲的影响。我的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,我向他看齐。”

当被问到配型过程中,令他最印象深刻的事时,陈子熙认为是打针,并说这是捐献的时候最难的一部分。整个过程需要一针输出血,另一针输入血,形成血液在体外的循环,由机器离心分离干细胞。陈子熙说,最初的打算是两针都打在右手上,一针扎入动脉,另一针扎入静脉。

“但是扎入动脉时非常疼,我的身体非常紧张导致动脉收缩,护士无法扎入,试了两次也没成功,还给我吸了氧,最后改成扎两边手的静脉。”整个过程中,陈子熙都没有想到退缩,“我挺疼的,但是坚持一下,熬过去就可以了”。

自始至终陈子熙都没有想过退缩,但回想起答应捐献时的情景,陈子熙表示当时内心还是十分忐忑:“我一直以为是骨髓穿刺采集,后来发现是血液离心采集,才松了一口气,起码不用那么疼了。”

与不断迭代更新的采集技术相反,造血干细胞运输依然需要人工护送。经过近4小时的长途跋涉,12日19时50分,“生命的火炬手”终于抵达患者所在的医院,第一时间将造血干细胞交付给患者的主治医生。23时,经过医院检测,这份来自株洲的“生命种子”成功输入患者体内。不久后,它将“生根发芽”,让患者重获新生。“感谢你为我捐献造血干细胞,你是四月早天的云烟,是夙夜里点洒在窗前的星光,望君一生万里平!”信中,受捐者如是写道。

当问及陈子熙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时,陈子熙表示,“救人一命,不论对患者个人和他的家庭,还是社会公益事业,我认为都有很高的意义。”

在得知陈子熙同学捐献造血干细胞事迹后,南京分部高度重视,一直关注捐献进展,多次表达关心。陈子熙同学返校后,分部老师们到宿舍看望他,叮嘱他要注意休息、好好恢复,并对他的无私善举表示高度认同和赞扬,感谢他用特殊的方式挽救了他人的生命,彰显出当代青年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。

在学习生活中,陈子熙也同样勇于担当、乐于奉献。研究生还未入校,陈子熙就表示十分愿意为同学服务,也被任命为班长。谈到这次捐献对他的影响时,他说:“耽误了一周课,作为班长有点不称职。”

眼下,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献血等志愿活动中,中国林业科学院也十分重视爱心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,院部杨绪平同志曾义务无偿献血累计5200毫升,并被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授予“第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”。而如今,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志愿者更是不断注入新生的榜样力量,弘扬志愿服务精神,传递无私奉献正能量。

地址:南京市玄武区锁金五村16号
电话:86-25-8548240186-25-85482666
邮编:210042
传真:86-25-85413445
Email:admin@icifp.cn
Copyright© 2008版权所有: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. 苏ICP备08107184-11